前沿拓展:北京怡德医院收费高吗
心内科神经内科感染科
本文转载自搜狐健康,
作者:北京市怡德医院医疗总监 孙明晓
整理编辑:搜狐健康编辑:夏娜
糖尿病是一种慢性疾病,需要通过药物和生活方式的调节慢慢治疗。秋天是适合进补的季节,也是中国传统“贴秋膘”的季节。然而,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波动与季节密切相关,秋天不少人食欲增大、摄入糖分变多,血流速度减慢,血管容易出现内壁增厚腔隙变窄等病变,造成糖尿病复发和加重。那么,面对秋冬季,糖尿病病友该注意哪些问题呢?8月16日,原北京医院内分泌科副主任孙明晓教授做客搜狐直播间,与各位网友直接对话,详细解读糖尿病治疗和调养的相关知识!

访谈嘉宾介绍:孙明晓,主任医师,北京怡德医院医疗总监。北京大学、北京协和医学院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原卫生部北京医院内分泌科副主任、营养科主任。中国老年医学学会内分泌代谢分会常务委员兼副总干事长,中国营养学会理事、临床营养分会委员兼秘书长,营养与慢病控制分会委员,中国体育科学学会运动医学分会运动与健康专科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京医学会临床营养学分会常务委员,科学技术奖励评审专家。
专业特长:从事内分泌代谢、临床营养等工作25年,熟练掌握本专业常见病及疑难病的诊治工作。擅长糖尿病(2型、1型、妊娠糖尿病)、甲状腺疾病、血脂异常、骨质疏松、高尿酸血症、肥胖等疾病的临床治疗,以及肥胖及相关代谢疾病、老年少肌症、肿瘤、慢性肾脏病等疾病的营养治疗,善于将临床治疗与营养管理进行有机地结合,为患者提供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访谈内容:
搜狐健康:糖尿病在秋冬季是否容易复发或加重?秋冬季糖友有哪些注意事项?
孙明晓:首先糖尿病不存在复发的问题,因为它不可。
有些人秋冬季的血糖可能会高一些,跟他能量消耗降低、摄入较多有一定的关系。但大部分人血糖的季节变化并不。
搜狐健康:胰岛素在糖尿病治疗中起怎样的作用?是糖尿病患者的后一道防线吗?
孙明晓:胰岛素是血糖控制中很重要的一个药物,它是治疗糖尿病的一种选择。
主要是起到降糖的作用,主要针对胰岛功能不佳的患者,比如说:1型糖尿病患者,只能用胰岛素治疗。对于2型糖尿病胰岛功能不好的病人,胰岛素也是有作用的。但是2型糖尿病其中有一部分病人他是胰岛素抵抗,他的胰岛素分泌的很多,但不起作用,这类患者注射胰岛素的果也是很差的。
所以注射胰岛素我们也是要根据患者的病情而定,并不能把它作为糖尿病患者的后一道防线。有需要的时候就可以选择用胰岛素,而且并不是注射了胰岛素就“万事大吉”了,这些都是误区。
有些病人觉得我注射了胰岛素就可以随便吃,这是一个大的误区,这是不可以的。
搜狐健康:糖尿病患者什么时候开始需要使用胰岛素,是不是用胰岛素就说明血糖情况很差了?
孙明晓:什么时候要开始使用胰岛素是要根据病人的情况而定的,原则上只是针对胰岛素分泌不足的病人,由于胰岛素不足引发的血糖异常的病人才需要注射胰岛素。
使用胰岛素,确实说明血糖的情况不是很理想。但是,血糖不理想并不是因为胰岛素不足这一个单纯的原因。也有一些病人,从一开始就需要用胰岛素,也不是说明血糖情况很差,而是他胰岛素分泌的不够多。
搜狐健康:胰岛素的注射时间和剂量有何讲究?有些糖友用了胰岛素一段时间之后,血糖会升高,是否意味药物失?
孙明晓:这个需要根据患者的情况具体分析。
还要根据他使用是哪一种类型的胰岛素。例如:长胰岛素,一般来说是早晚用、或者一天用一次。预混胰岛素或是短胰岛素,需要根据病人的需求,一般是餐前用。
注射的剂量是需要根据血糖的变化而定。
有些糖友用了胰岛素一段时间之后血糖升高。这个现象需要从两方面考虑1.他是否真的需要使用胰岛素。我有许多病人,来看诊前已经注射了胰岛素,但血糖控制不好。只要病人找到合适的降糖方法,甚至停止注射胰岛素,血糖同样可以控制的很好。2.还有一种情况使用胰岛素一段时间,血糖会升高,这类病人可能存在一定误区:认为使用了胰岛素就“万事大吉”,对于生活方式不进行任何的控制。这类病人血糖一定会升高。
在这里要强调:胰岛素并不是一个“武器”!即使注射了胰岛素,也一定要进行生活方式的干预。
搜狐健康:打胰岛素会“上瘾”,一旦开始注射就离不开了?仅凭胰岛素是否能否完全控制血糖?
孙明晓:打胰岛素,不会“上瘾”。有些病人确实是不能停止使用胰岛素的。即使是非糖尿病患者也是需要胰岛素的。从这个角度来讲,我们每个人都是“依赖”胰岛素的。
是不是一旦注射就离不开胰岛素了?也是要根据病人的基本情况而定。1型糖尿病,是一定离不开胰岛素的,因为他自身不分泌胰岛素了。2型糖尿病如果胰岛功能不好,也是需要注射胰岛素的。如果胰岛功能较好,病人只是胰岛素抵抗,那么是完全没有必要使用胰岛素的。
是否使用胰岛素就能完全控制血糖?不是。胰岛素抵抗的病人,注射胰岛素控制血糖的果就会差。
搜狐健康:天气炎热,打胰岛素如何避免针眼感染?注射时如何避免皮肤起“结子”?
孙明晓:胰岛素的针头的细,如果按照正规的操作注射胰岛素,是不会出现感染的情况的。
胰岛素是一种“肽”类物质,像蛋白一样,是可能会引起一些病人过敏的。如果是较为严重的过敏反应,肯定是不能使用胰岛素的。如果是轻度的、局部的过敏反应,可以采用脱敏治疗。
按照规范的注射操作是不会引起皮肤起“结子”的,如果出现这种情况,主要还是由于抗原抗体反应引起的。
搜狐健康:口服药和胰岛素,如何选择?是否可以联用?
孙明晓:根据病人情况选择用药。
现在口服药与胰岛素均有很多种,我们可选择的治疗糖尿病的药物种类比较多,需要选择对病人病理生理改变适合的药物,不能单独去讲应该吃口服药还是胰岛素。
口服药与胰岛素是经常联用的,这是一个十分普遍的现象。包括1型糖尿病,必须选择用胰岛素,并降糖果好的情况下,有时候也可以联用一些口服药来协助调整血糖。
搜狐健康:糖友服用口服药存在哪些误区?不同患者如何选择和调整口服药?
孙明晓:医生在为病人选择药物的时候都是有针对性的,针对的是他特有的病理生理改变。
什么样的患者适合用二甲双胍,什么样的患者适合用糖苷酶抑制剂或者是增敏剂。对于糖友的好的方法,是听从医生的指导。切忌道听途说。
至于如何选择和调整口服药,病人仅需要遵从医生的遗嘱进行服药。
搜狐健康:糖尿病并发症早期如何发现?如何预防?
孙明晓:糖尿病的并发症几乎不可避免,基本上所有的糖尿病患者都会出现并发症。血糖控制不好的情况下,5年左右;血糖控制好的情况下10年左右。
糖尿病并发症各种各样,包括神经、眼睛、肾脏、血管等等。所有的并发症在早期都是没有症状的。早期一定要到医院进行综合治疗。只有通过到医院的检查,才能发现早期的并发症。
对于糖尿病患者在早期一定要到医院进行筛查,早期发现并采取积极的治疗方法才能不让并发症恶化。
预防就是:早发现,才能做到早预防!
很多并发症都是分为不同的阶段。通常情况下,一旦进入中晚期的并发症都是很难逆转的。
希望“糖友们”,抓住早期的机会,积极配合医生治疗,是可以让疾病停留在一个较清的程度。再次强调一下,并发症千万不要等到有了症状再就诊,一定是在没有症状时候就要到医院定期进行检查。我们北京怡德医院就围绕糖尿病并发症制定了不同的检查方法,根据病人的症状、年龄、病程以及血糖控制的情况等等,为他制定适宜的并发症的筛查手段。所有的糖尿病患者都应做这样一个这样的检查。
搜狐健康:秋冬季,糖友该如何调整日常生活方式?饮食、运动方面有哪些注意事项?
孙明晓:所有糖友们的日常生活方式都应该以一个较为科学的方式去制定的。
什么样的患者应采取什么样的方式,也是不同的,无论是病人的性别、年龄、身高、体重、每天的运动量都是不同的。就日常是生活方式这一点来讲,我们是需要给病人个性化定制方案的。结合病人自身的身体情况、病程长度以及其饮食和运动的习惯,来为他定制适合他的方式。
笼统的去讲如何调整是不合适的,对于病人来说可行性比较差。好是根据每个病人的自身情况,去为他定制适合他的方式是理想的。
对于饮食、运动有哪些注意事项?现在在怡德医院,可以为病人从这两个方面进行量化的评估,并且为病人提供一个量化的方案。从原则上来讲,我们是希望病人通过饮食和运动能够做到以下几点:第一、协助病情改善,血糖控制果更好。第二、能改善病人的生活质量。第三、也是好的一点,为了减少病人在病程远期的并发症发生。以上三点是通过饮食和运动,都可以做到的。
我认为,糖尿病病人一定要进行一个量化的评估,由医生制定个性化方案。这是糖尿病病友适合,也是需要的。
搜狐健康:糖友血糖监测的频率应该怎么来把握?判断出现低血糖的方法有哪些,如何应对?
孙明晓:糖友血糖监测的频率,需要根据病情。一般来说,如果血糖控制的较为稳定,长间隔也不要超过一个月。如果血糖控制的不是特别理想的情况下,每周应有一天的血糖监测,包括空腹、餐后以及睡前的血糖。如果在血糖控制特别不好的情况下,并且病人在注射胰岛素,容易出现低血糖等情况的时候,应每周有2-3天,一日7次的血糖监控。这会对医生为他调整方案是很有帮助的。
低血糖在糖尿病人的血糖管理中是特别重要的一点。作为医生,不希望病人出现低血糖的情况。因为低血糖除了会导致病人出现昏迷、诱发心脏急性冠状动脉综合症以外,也会使病人感到十分不适。一般来讲,低血糖早期是会出现一些症状的,例如:心慌、手抖、出汗、头晕等等。如果病人经常出现低血糖、反复出现低血糖,或是老年人对低血糖的感知差,这类病人可能不会出现上述列举的典型症状。
密切的监测血糖是发现严重低血糖的一个有手段。特别是在睡前、夜间(2点-3点)、早晨空腹以及餐前这几个时间点,是容易出现低血糖的,可以加强这些时间点的血糖监测。
一旦发生低血糖,糖友们可以准备一些食物,或是随身携带一些食物。这里食物指的是:糖、碳水化合物(主食类)。吃肉、吃鸡蛋这类食物,都是不正确的方法。
频繁出现低血糖的病人,是需要医生帮助其寻找出现低血糖现象的原因。有可能是病人运动量过大、或某一餐摄入过少,同时也有可能是由于治疗的因素导致的。例如,服用了磺脲类的药物或是注射胰岛素,这时就需要医生为病人找到导致低血糖的原因,并及时调整治疗方案以及生活方式从而避免低血糖的发生。
搜狐健康:正常人该如何预防糖尿病的发生?
预防糖尿病的发生是特别重要的一点。好的预防糖尿病发生的方法是通过生活方式管理,保持理想的体重。合理的饮食、运动,保持体重在标准的范围之内。
同时也有一些细节需要注意,例如:虽然体重在标准范围之内,但是身体成分是否理想,肌肉不能过少、脂肪不能过多,这些都需要进行个性化评估。
现在临床上,可以完全可以做到为大家进行有针对性的、个性化的饮食和运动管理方案,使大家维持一个正常的身体状态。
对于疾病预防好的方式就是健活。
搜狐网友:一型糖尿病 今年52岁 现在血糖控制在空腹在5到6 饭后两小时 8以下 中餐后两小时只有5点多 可是每天一到晚餐前血糖就会上升到9.5到11.3之间 下午没有低血糖和加餐,请问医生这是什么原因导致晚餐前血糖上升啊? 有没有什么办法控制啊? 如果就这样要紧吗?
孙明晓:作为1型糖尿病,您的血糖控制好了。但是午餐后2小时的血糖偏低,晚餐前血糖偏高可能与此有关。病程长的1型糖尿病对于低血糖有时反应迟钝。建议您进行多点血糖监测或72小时动态血糖监测。
搜狐网友:糖尿病病人忘记吃药应该怎么办?
孙明晓:需要根据情况,有些可以补,比如二甲双胍。有些不适宜补,比如磺脲类。
搜狐网友:糖尿病一直服用一种药可以吗,需要定期换药吗?
孙明晓:糖尿病的药物调整主要根据血糖而定,与使用时间无关。
搜狐网友:糖尿病备孕期间用哪种胰岛素?
孙明晓:常规人胰岛素,门冬胰岛素,地特胰岛素都可用于孕妇。备孕期间可以选择。
搜狐网友:肥胖糖尿病病人如何减肥?
孙明晓:糖尿病人减肥要从四个方面进行评估,1.根据糖尿病人摄入与消耗的能量确定饮食计划。2.根据他的运动能力以及希望通过运动减轻的体重制定相应的运动计划。3.结合患者的病理生理改变确定是否需要药物辅助。4.部分病人 有严重肥胖同时疾病控制差 要考虑药物治疗。具体可以到我们糖尿病整合门诊进行综合评估,再制定个性化方案。
拓展知识:北京怡德医院收费高吗
还有整形疑惑?想了解更多整形医院价格信息?可以点击【在线咨询】与整形顾问一对一沟通,免费为您提供医院对比、医生对比、价格对比等服务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