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沿拓展:激光洗眉眼睛肿了怎么办
32岁的易米米(化名)女士3年前打了耳洞,但由于未注重耳洞清洁导致耳洞周围反复红肿、出现流脓的情况,甚至开始出现一些米粒大小的疙瘩,3个月前,这个米粒大小的疙瘩逐渐长大到了蚕豆大小,这才引起易女士的重视。来医院就诊时,医生告知易女士这是由于她打耳洞的部位反复感染、损伤又愈合后引发的瘢痕疙瘩,由于长得像螃蟹的蟹爪,因而又被称为“蟹足肿”。

“别人打耳洞一个月就长好了,戴耳环不受任何影响,我的耳洞打了三年了,反复发炎、红肿,近还长出了一个蚕豆大的疙瘩。”记者在长沙市中心医院(南华大学附属长沙中心医院)肿瘤科见到了易米米。据易女士介绍,3年前她在一个美甲店打了耳洞,一个月后她感觉愈合得比较好了,就开始佩戴各种材质的耳环,可是没过多久耳洞周围就出现红肿、流脓的现象,甚至开始出现一些米粒大小的疙瘩,吓得她不敢再佩戴耳环了,每天用医用酒精消毒局部,两周后这些疙瘩逐渐自行消退,但耳洞周围的红肿、流脓症状时有出现。3个月前,易女士看到耳洞周围没有感染的迹象,又再次开始佩戴耳饰,一周后再次出现米粒大小的疙瘩,并且逐渐长大到了蚕豆大小,擦药、消毒都不管用,这才引起易女士的重视,赶紧来长沙市中心医院(南华大学附属长沙中心医院)肿瘤科就诊。
肿瘤科副主任医师谭小浪接诊后,初步检查判断,这是由于打耳洞的部位反复感染、损伤又愈合后引发的胶原异常积累所致的过度瘢痕化,是人类特有的一种病理愈合现象。这种疤痕称为瘢痕疙瘩,由于长得像螃蟹的蟹爪,因而又被形象地称为“蟹足肿”。它好发于人体的前胸、后背、下颌、肩部及耳部,偶尔也可见于臀部,严重者可导致毁容和功能障碍,从而影响人们的正常生活。这种瘢痕疙瘩并不是切了就没事了,手术后极易复发,需要在24小时之内行放射调节,降低复发风险。明确诊断后,易女士听从医生的建议,接受住院调节,行手术切除双耳垂的瘢痕疙瘩,术后辅助放射调节,后期继续采用夹耳夹等压迫调节预防复发。
大部分人打耳洞都没有出现疤痕疙瘩,为什么有些人会出现呢?谭小浪医生介绍,瘢痕疙瘩的发病与下列因素有关:
1、遗传因素:研究表明瘢痕疙瘩具有一定的家族遗传性,也就是人们常说的瘢痕体质人群。
2、种族:有研究表明肤色越深的人瘢痕疙瘩的发病率越高。依次是黑种人>黄种人>白种人。
3、瘢痕疙瘩多发生于青少年和孕期妇女,可能与机体代谢旺盛,利于瘢痕的生长有关。
4、 瘢痕疙瘩常常发生在创伤、手术、烧伤、穿耳洞、接种疫苗、蚊虫叮咬后或者继发于痤疮、毛囊炎、水痘等之后引起。
怎样才能减少瘢痕疙瘩的形成?谭小浪表示,首先积极调节原发病,避免外伤或一些非必要的手术。对于瘢痕体质的人来说,如果长了痤疮或者毛囊炎时,一定要去正规的医院就诊,避免抠抓、挤压等不良刺激,以减少瘢痕的形成。避免穿耳洞、文身等人为产生创伤的行为。对于非必要的手术需要慎重考虑,因为对于瘢痕体质的个体来说,手术后更容易出现瘢痕疙瘩。同时,日常生活中尽可能避免昆虫叮咬、外伤的发生。
得了瘢痕疙瘩怎么办?谭小浪提醒,首先,需清淡饮食,避免辛辣刺激的食物,以免诱发或加剧瘢痕的瘙痒。其次,当瘢痕部位出现瘙痒时,避免搔抓、烫洗、摩擦等不良刺激。第三,及时就诊,早期干预。医生会根据瘢痕形成的时间、大小、软硬度、部位等因素综合评判,从而制定调节方案。目前常见的调节方法有局部封闭、手术切除、放射疗法、激光调节等。调节后仍存在复发的概率,故需定期复诊,积极调节避免复发。
记者:骆妍婷
来源: 长沙电视台政法频道
拓展知识:激光洗眉眼睛肿了怎么办
一个合格的整形美容医师起码应该具有资格证书,如《医师资格证》和《执业医师证》以及卫生部颁发的《医学美容主诊医生资格证》,感觉海峡还行的。
激光洗眉后需要注意的事项:
1、调节时可能出现短暂的红肿等反应,会自行消失;
2、愈合期间,可涂抗菌软膏或口服消炎药避免继发感染,避免阳光紫外线直接照射;
3、痂皮1周左右脱落,个别术后可能出现正常的暂时性色素沉着,会逐渐吸收。口服维生素C可减轻色素回流;
4、 痂皮脱落以前调节区不接触水,不搓擦,要让痂皮自行脱落,不得强行剥落;
5、忌辣、烟和酒,以及颜色深的食物如:咖啡、百事可乐等;
6、痂皮脱落以前不参加激烈运动,以免出汗后引起感染。
7、根据纹眉的色素的深浅,部分过深的纹眉若要彻底洗去,可能要再次激光洗眉,第二次激光调节应隔开45日以上再进行。
8、洗眉术后要注意洗眉部位的防晒,如有发生感染或其它情况,请及时去医院复诊。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还有整形疑惑?想了解更多整形医院价格信息?可以点击【在线咨询】与整形顾问一对一沟通,免费为您提供医院对比、医生对比、价格对比等服务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