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沿拓展:种睫毛需要做美瞳线吗?
睫毛弯弯 眼睛眨啊眨~
许多爱美的人士会选择通过纹眉美睫
来拥有一双会说话的眼眸
但选择纹眉美睫服务一定要慎重
防止求美不成反变“青蛙眼”
一起来看3个投诉案例
大家避避雷♀️

个案一
纹眉效果不理想 退款无果
郭先生原先预约于A美容院进行价值$680的飘眉服务。美容院职员强烈推荐他尝试更贵、效果更好的仿真眉服务($2,520)。郭先生看到案例照片中的理想效果,便答应。
纹完眉后,郭先生照镜时发现眉毛变得又黑又粗,像用水笔画上,不自然。职员立刻解释可能一时不习惯,游说郭先生再购买价值$680的修复液,声称涂上后眉毛色泽更持久自然。郭先生本不想再花费,奈何眉毛十分难看必须补救,只好答应购买一试。
郭先生的朋友提醒他,刚做好的眉毛不会如此又黑又夸张,还发现他两边眉头不对称。郭先生于是向本会投诉A院,要求退款。
经本会调停,A美容院称修复液已开封不会退款,但可换成同价服务,建议郭先生回美容院检查、调整眉毛。郭先生对A院信心尽失,不接受其建议,考虑通过民事途径追责。

爱美TIPs 1
事先了解服务细节及确认价钱
美容服务五花八门,消费者未必能单凭名称来分辨区别。各位爱美的朋友,决定购买服务前可先搜集多一些相关资料,根据商号的信誉、服务细节及价格多作比较。
店方推销其他服务时,可以要求对方具体说明技术、效果有何不同,深思熟虑,权衡利弊,慎防职员信口开河,巧立名目推销。
个案二
种植睫毛脱落 浪费时间金钱
张小姐在社交平台看到B美容院植眼睫毛的广告,宣传采用日韩技术,效果自然,体验价$298。
张小姐预约后到店,职员随即提议她加价使用防过敏胶水,同时提到种睫毛维持期为一个月,在职员游说下,她以迎新价预购了3次服务备用。
种完睫毛后,何小姐按照美容师指示,日常洗脸小心,没有用力搓揉眼睛,但3天后睫毛相继脱落,参差不齐的效果使她十分尴尬。
尽管B美容院立刻为何小姐补植,但情况没有改良,5天后睫毛几乎全部脱落。何小姐失望,要求卸下睫毛及退回预购服务费,但遭到拒绝。
何小姐向消费君投诉,质疑B美容院广告上「大概保持一个月至一个半月」与事实不符,同时不满意美容师卸眼睫毛时将她的真睫毛剪短,要求退款。B美容院负责人强调植眼睫毛效果因人而异,只同意将未使用的服务费转为同价的美容服务。

爱美TIPs 2
留有预算进行事后保养
不论是纹眉、纹眼线或植睫毛,效果一般只维持一段时间,消费者应留意所付费用是否包括日后保养,例如补色或补植的次数。
消费者为保持效果,可能需要定期回美容院再付款进行补色或补植等程序,宜先了解保养详情及价钱,作好预算。
个案三
纹美瞳线,导致眼睛过敏
张女士购买C美容院的纹美瞳线服务,完成服务回家后,感到双眼持续发痒及肿痛,便立刻求医,医生指出可能是纹眼线的物料接触眼睛所致。
张女士随即作出投诉,职员一开始口头承诺退款,其后表示要向公司申请。
一星期后C美容院联络张女士,声称没有接到其他顾客投诉,有可能是张女士的皮肤本身敏感,才会出现不良反应,提议将未做的补色转为其他服务,但张女士担心再次过敏,拒绝接受。
张女士向消费君投诉时指C美容院没有发出正式单据,当日以现金付款,只有与公司的沟通纪录作为凭证。她指出眼睛过敏严重,但已不打算追讨医药费,只要求退回一半费用。
C美容院强调不会因顾客自身皮肤问题退款。本会遂告知张女士或许可以通过小额钱债审裁处追讨。

爱美TIPs 3
衡量敏感及不适等风险
在眼睛附近进行美容服务可能潜藏隐患及风险!如果过程中所使用的美容工具、胶水或墨料不慎刺激眼睛,可能引起不适甚至眼睛发炎,消费者务必谨慎衡量风险,若出现严重的过敏反应尽早求医。
留意商号名称及保留单据
不少商户通过社交平台进行宣传,曾有消费者反映提供服务的商户名称与社交平台所见的资料不一致。如以现金或电子支付予个人账户,一旦发生争议,有可能因无法得悉商户的具体营商资料而难以追讨。
消费者进行服务前,应先留意商号的名称及营商地址,较稳妥是要求商户发出单据,作为交易凭证。
慎选服务 理性求美
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的经历
大家一起避雷防踩坑
做精明消费者
来源:香港消费者委员会
转载请注明出处
拓展知识:种睫毛需要做美瞳线吗?
还有整形疑惑?想了解更多整形医院价格信息?可以点击【在线咨询】与整形顾问一对一沟通,免费为您提供医院对比、医生对比、价格对比等服务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