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沿拓展:毛胡脸怎么去除
5.赵大驴其人
赵大全(绰号赵大驴)光棍一条、高个黑脸、虎背熊腰、声音粗犷、敦实肥硕的肉身走过,地面都要颤几颤,在老街南头堪称一霸,但他是讲道理的一霸。
他平时很讲道理,但你别招惹他,招惹他,天王老子,他也不依不饶。
比如他上街买东西,没有商贩敢给他短斤少两,第一次他能忍,要求补足,第二次他能直接把人家的秤给折断、把摊位给推平;
稻地里放水,都是他打头阵,和别的村争抢水源,有时卷着铺盖就睡到地头,按时按点的引水到稻渠;
西街听书,别人听了几段,轮到收钱时,能躲就躲,或是找理由打岔,他则老老实实按规矩朝帽子里扔钱,身上没带钱,他宁可不去听书;
当年村里交公粮,他因为几斤几两的分量差,和过磅的公家人大打出手,后来别人劝那个公家人,“赵大驴交的公粮,不会短你的斤两,质量也不会差的。这方面,街东村他是独一份。”
他曾几次到我大姐的裁缝店,要帮忙订个扣子、缝补一下衣服,都是小活,分分钟的事情,大姐不收他钱,他过意不去,转回头给几根黄瓜、一块豆腐之类,不愿欠人情。
赵大全和家里的老母亲相依为命,在外极为孝顺、细心如发,伺候母亲,平时爱喝点小酒,自得其乐,母亲一句训斥,他立马小绵羊的跑到母亲跟前培着小心;
他在外则凶悍无比,牛二似的在老街晃悠,多在骡马市和木料厂出力干活,一分工钱一分汗水,收工时钱货两清,绝不赊欠,然后用钱买一些吃食,忽扇忽扇晃着山一般的身躯从小路回家。
我小时候就认识赵大全,很怕他的凶相,觉得他随时都会打人。别说是人,就是老街的那几条恶狗,见了赵大全,都远远地夹着尾巴、怯怯的直溜墙根,直到目送他走远。
6.赵大全的坎坷家世
赵大全平时不苟言笑,粗大傻愣的,有人传说他酒后摸过人家的防震棚、夏夜在东马路妇女乘凉消夏时动手动脚、还把生产队牛马粪便偷偷朝自家地里背.......这些都是传言,熟悉他品性的老人,是不会相信的。
曾在曹家地主大院做过事、熟悉老街典故的大姑奶曾告诉我,赵家家风端正、老几辈都有言传身教,只可惜时也运也命也,到了这一辈,打了光棍,她还用了一个成语(“穷而弥坚,不坠青云之志”),看得出大姑奶从老辈子口口相传得到的民间智慧。
我的大姑奶是看着赵大全长大的,说赵大全心直性耿、人品并不坏,下作的事情,他不会做,他娘也不会允许的,他娘也是大户人家出身,读过大书,大半辈子活的艰难,但为人处世从未亏心过。
大姑奶跟我聊起过,赵大全颇为坎坷的家世——当年,赵家也是老街的高门大户,家里佣人长工几十个,有自己的骡马车队和百亩良田,平时家里开着流水席,赵大全也是含着金汤匙出生的。
赵大全的父亲是个国民党军官,高做过团长,一表人才,高头大马的回老街时,马蹄子踏得青石板响声,多远都听得见,后面还跟着七八个挎长枪的警卫员。他一回来,乡长都跑前跑后的迎接,唯恐照顾不周。
可台儿庄会战时,赵大全的父亲战死了,赵大全那时才刚会挪步,赵大全父亲是单门独子,没有亲兄弟的帮衬。偌大宅院、家产,就剩下孤儿寡母之后,难免惹得村里人的艳羡和嫉妒。
这些中人,也包括村里赵大全五服以内的本房叔叔大爷,他们见财起意、纷纷想点子算计赵大全的家产,通过动员赵大全母亲改嫁、欺负孤儿寡母、以抗战赈灾、摊派捐粮等名义,隔三差五上门骚扰。
纵然赵大全母亲矢志守节,还是架不住近房本家的搜刮欺骗,家产在解放前连偷带骗,给折腾差不多了,后骡马、土地都没了,就落了一处空落落的房子。
解放后,赵大全母亲又被人强行戴上了地主婆的帽子,次次运动,被游街批斗,遭了老罪了,的房产也充公了。母子俩无奈,在东河边,盖了两间茅草屋栖身,露天土灶台在草屋门口,下雨了都没法吃饭。
7.解放后的赵家娘俩相依为命
赵大全,懂事起,就被称为狗崽子,跟着母亲吃糠咽菜、在白眼冷遇中讨生活。
可越是粗茶淡饭,赵大全身体越是强壮,从小没病没灾,又力大无穷,宽脸膛、毛胡脸、头赛麦斗、眼如铜铃,讲话瓮声瓮气,平时倒是沉默寡言,田里的庄家伺候的有模有样。
我小学放学路过他家门口,经常看到他粗手粗脚地蹲在简易的土灶前烧饭,她母亲就在一旁纳鞋底、缝鞋垫,贴补家用。
赵大全的母亲,论村里辈分,我得喊一声大奶。但由于历史的原因,小时候不懂事,也受别人的影响,路过她家门口,经常低头绕过,“忘了”喊。
偶尔喊一声,老太太还是高兴的,要挪着小脚到草屋里,给我们拿吃的,我们都一溜烟跑开。
现在回想起来,那几十年的岁月,给村里人际关系带来了难以抚平的创伤,反过来,也影响到了老人的晚年生活。
我对赵老太太的印象,就是夕阳西下,她柔弱佝偻的衰老身影被夕阳拖得长长的,儿子在外干活时,她就那么雕塑般的孤独地坐在家门口。
赵老太太的确有大户人家的形象,再穷也收拾得利利落落的,很像现在专门饰演奶奶的鲁园。

那时,赵大全喜欢一边做饭,一天听单田芳的评书,我路过时,遇到精彩段落,就听一会,他牛眼一翻,还示意我坐下听。我当时就觉得他的样子,就像《隋唐演义》程咬金发迹前的样子,编草席、贩私盐尽心侍奉娘亲。
那些历史恩怨,赵大全长大成人也知道了一些,几次拿起菜刀,想去赵大三、赵大四家寻仇,都被他母亲以死相逼,苦苦拦住,他母亲年逾八旬,往事看淡了,只想平安渡过余生。
8.“赵大驴”浑名的由来
87年前后,受罪一辈子的赵老太太重病缠身,赵大全是个孝子,端吃端喝,衣不解带的照顾,但还是溘然而逝了。
在给母亲安葬问题上,隐忍大半辈子的赵大全和本家近房因为坟地选址的矛盾,驴脾气火山一样地迸发了。
一向欺压赵大全习惯的赵大三、赵大四兄弟俩,带领子侄十几个人,阻止赵大全把母亲的棺材埋在赵家的林地里,强词夺理说了一堆,横竖不同意。
赵大全办丧事,本来是以和为贵,见人磕头礼让三分,但遇到这事,涉及原则底线问题,忍无可忍了,于是放下送殡大事,操起一把菜刀,光着膀子发起疯来了,追得赵大三子侄十几个,狼狈逃窜。
后来在高墙大门的赵大三家,赵大全堵住了赵大三,当面摔死了赵家一条狗,捅死了一头猪,再问赵大三,还欺负人不?赵大三抖若筛糠、语无伦次,直吓的尿裤子。
自此,赵大全一战成名,在村里、在街上,判若两人,再没人敢惹他。
因为安葬完母亲后,光棍一条的赵大全已经50岁了,一人吃饱,全家不饿。
老家人说,光脚的不怕穿鞋的,穷的怕横的,横的怕不要命的,赵大全他了无牵挂,活了大半辈子,也够本了,困了睡,醒了吃,今朝有酒今朝醉,明日愁来明日愁。
且不管它,乐得逍遥。钱花光了、酒喝完了,他就在街里打打短工、卖卖力气。
因为赵大全心直性耿,向理不向人,光棍一条,又无所顾忌。很快在老街的骡马市成了生意调解人,交易双方遇到纠纷,都爱找他解决,他牛眼一瞪,是非曲直,三言两语,就能摆平。
遇到惹事不服、存心闹事、欺压外乡人或强买强卖的,他真敢动手,不达目的,他能钻到你家里,跟你死犟到底,反正他光棍汉,哪里不是生活,只要他占理,就敢奉陪到底。
如此几次三番,赵大全的名声就更响了,因为憨直犟牛的性格和不知拐弯、混不吝的处事做派,人送外号“赵大驴”。
赵大全也看透了,母亲已经送走,余生不多,该痛快就得痛快,再不能像以前那样憋憋屈屈了。
一天雨天午后,正在家里喝闲酒,就见焦头烂额的高四,三顾茅庐而来。
拓展知识:毛胡脸怎么去除
还有整形疑惑?想了解更多整形医院价格信息?可以点击【在线咨询】与整形顾问一对一沟通,免费为您提供医院对比、医生对比、价格对比等服务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