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沿拓展:去痘印么

“”这个新词汇正频频从爱美人士嘴中蹦出;而在一些社交平台以“”为关键词搜索,已有超过20万篇笔记,不少美妆博主提到“”能抚平细纹、改良闭口、淡化痘印。

社交平台的“”分享
但上海市消保委9月27日公布比较试验结果指出,个别含酸类样品存在使用风险,且个别主播在直播带货时存在着口头夸大宣传产品使用果、缺少对“”使用禁忌作风险提示的情况。
消保部门指出,“”实际属于医疗机构使用一种化学剥脱术,是医疗机构的用语术语。“”属于诊疗行为,需经医生专业诊断后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合适的使用方案和酸浓度。部分化妆品中虽然也含有某些“酸”,但主要以清洁、保护、美化、修饰为目的,不具备医疗作用。如果化妆品使用“”用语,有暗示具有医疗作用的嫌疑。换句话说,标榜能“”的化妆品,本身就有违法宣传嫌疑。

宣传“”“换肤”的产品
同时,部分“”或含“酸”产品本身也有风险。消保部门模拟消费者购买“”产品的习惯,在线上平台以“”“果酸换肤”“祛痘”“去黑头”等产品名词或功为关键词搜索,以及根据网购明星、网红博主推荐选择,终通过商超、药妆店、电商平台等渠道购买了37件含“酸”样品。其中16件为标注“妆”字号的含酸化妆品,21件为非化妆品含酸类产品。品牌涵盖销量颇高的Stridex、博乐达、DR.WU、芙清密钥等国内外品牌,价格从68元至765元。
第三方专业检测机构根据《化妆品技术规范》(2015年版)对样品的酸含量、pH值进行了测试,发现“妆”字号样品总体情况较好,仅1件样品酸含量(主要为α-羟基酸)超标,其余均符合标准要求;pH值的检测结果发现,有2件“过酸”,其余14件样品符合标准要求。

“酸”含量不符合标准的化妆品
但部分含酸类样品(非化妆品)的浓度、pH值差异较大,其中部分样品“酸度”过高。药监局指出,较高浓度的酸对皮肤具有一定的刺激和破坏作用;随着“酸”浓度的增加、停留时间的延长,发生不良反应的概率也随之上升。

“酸”含量较高的产品(非化妆品)
上海市消保委还发现,不少含酸类样品(非化妆品)在售卖页面中有“果酸换肤”等宣传字样,却未提醒消费者相关产品需在专业机构的指导下操作、需与防晒产品同时使用等。
市消保委认为,相关试验结果说明部分“”产品存在一定的风险和违法宣传嫌疑,建议消费者在医生指导下选购使用。同时,电子商务平台经营者应依法承担对平台内化妆品经营者的管理责任,监督经营者规范宣传含“酸”类产品及其功,如实告知消费者可能存在的风险。
来源: 上观新闻
拓展知识:去痘印么
还有整形疑惑?想了解更多整形医院价格信息?可以点击【在线咨询】与整形顾问一对一沟通,免费为您提供医院对比、医生对比、价格对比等服务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