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沿拓展:地包天是矫正上牙还是下牙
孩子牙齿长得不好,不仅影响口腔卫生及口腔功能,还会影响孩子面容的生长发育。近日,笔者从清远市人民医院了解到,因为食物的精细化,咀嚼功能锻炼不够,导致颌骨发育不足,儿童的牙齿畸形率也在不断上升。
清远市人民医院口腔正畸科医生袁丽金提醒,家长应增强早期矫治的意识,及早认识儿童牙颌面畸形的危害和早期矫治的必要性,早期矫正调节时间更短,恢复果也会更好。若乳牙期、替牙期不及时进行干预矫治,到成年恒牙期可发展为骨性畸形,严重者需要进行口腔正颌外科手术。
矫正越早果越好
牙齿正常咬合情况下是,上颌牙齿在外,下颌牙齿在内。但有些人下颌牙齿在外,上颌牙齿在内,医学上称为前牙反牙合,也就是俗说的“地包天”,通常表现为下牙包住上牙。
错颌畸形是由于先天的遗传因素或后天的一些不良因素,如儿童时期养成的咬唇、咬文具、啃指甲、吮橡皮奶嘴、下颌前伸等不良习惯,破坏了牙、颌、面部组织原有的正常动力平衡,阻碍了这些部位的正常发育,从而引起的牙颌畸形。
由于人的口腔及颌面部组织肩负着维持颌面部解剖形态完整性、美观性及承担着咀嚼、吞咽、语言、呼吸等生理功能的重要使命。一旦发生错颌畸形时,就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这些功能的正常发挥。
过去由于有些家长对这种错颌畸形的认识程度不够,认为乳牙反颌不要紧,反正以后都是还要换牙的,换牙之后牙齿的位置自然就会正了,有些甚至错认为“地包天”就是福相,大可不必担忧。但事实并非如此。
袁丽金解释,若乳牙期反颌没有得到矫治。替换恒牙后,如果错颌畸形的病因没有解除,那么恒牙期仍会“地包天”。
有文献调查显示,3—6岁家长对于儿童牙颌面早期矫治的认知和行为存在不足,家长对儿童牙颌面畸形的危害性、早期矫治的必要性及专科知识的了解程度较低。
乳牙期反颌佳矫治的年龄是:3.5—5.5岁。早期矫治有利于上颌骨发育,预防恒牙反颌。袁丽金提醒,早期矫正调节时间更短,恢复果也会更好。若乳牙期、替牙期不及时进行干预矫治,到成年恒牙期可发展为骨性反颌,严重者需要进行口腔正颌外科手术。
牙齿错颌影响身体健康
生活中很多人存在牙齿错颌畸形的症状,导致颜面不佳,有些人对此问题很重视,有些人却不在乎自己的容貌美观问题,其实牙齿错颌畸形的危害不仅如此,还会有其他方面的危害
“患者求治的主诉往往是牙齿不整齐,影响美观。”袁丽金提到,牙齿错颌畸形不仅影响美观,对身体健康也有很大的影响。
影响口腔卫生。牙齿拥挤错位,刷牙时不易清洁,使食物残渣长期滞留在牙间隙、牙龈边缘等处,容易发生龋病(虫牙)、牙结石(牙垢)、牙龈炎(牙龈出血)等,严重的可发展为牙周病,造成牙齿松动。错颌的牙齿常常咬合不正常,容易引起牙齿和牙周组织创伤。错颌可造成下颌运动的异常,使面部肌肉容易疲劳,还可引起颞下颌关节疾病。
影响咀嚼功能。咬合不正常,不能将食物嚼细,食物得不到充分的咀嚼,大块的食物直接吞咽,加重胃肠的负担,容易引起胃肠疾病。开颌、反颌、锁颌等会降低咀嚼功能。前牙稀疏、前牙开颌、深覆盖等会影响发音功能,严重下颌后缩会影响正常呼吸,严重下颌前突可造成吞咽异常。
影响心理健康。牙齿不齐经常不敢张开嘴笑,缺乏自信,有些面部畸形容易形成自卑的情况,影响孩子的成长发育及心理健康。错颌畸形发生在儿童生长发育过程中,如不及时调节,就会影响儿童口腔及面部软硬组织的正常发育。例如前牙反颌,下牙列位于上牙列外例,妨碍了上牙列和上领骨向前正常发育;同时,上牙列又推动下牙列过分向前伸。于是,面中部就凹陷下去,而下颌前突,从侧面看,面形呈月牙形。
牙齿松动,正畸调节不“背锅”
除“地包天”外,牙齿错颌畸形还分牙齿间隙、牙列拥挤、深覆盖、上颌前突等几种形式。青少年的错颌畸形开始矫治年龄是12—13岁。正畸调节过程历时大概2—3年。根据患者的病例复杂程度不同,调节时间也会有所不同。成年人也可以做正畸调节。相比青少年,成年人生长发育基本完成,口腔各组织器官发生了增龄性改变,自身组织反应慢。因此成年人做牙齿正畸的矫正周期会相对长。
正畸调节可以让牙齿由原有的位置移动到新的位置,有些病例需要拔牙矫正是为了给拥挤的牙列提供充分的空间,排齐牙列。在矫正期间,牙齿会有轻微的松动。在移动的过程中,牙槽骨发生改建,但随着牙移动到位组织改建完成后,牙就会重新稳定下来,所以没有影响。佩戴矫治器后还有一些注意事项:
饮食。宜细咽慢吞,禁吃过硬的食物,如骨头、甘蔗、坚果类。大块的食物如苹果、桃子、鸡腿等必须切小块或剪碎后食用。酸性食物尽量不要吃或少吃。饮料方面,碳酸饮料类尽量少喝。比如可乐、还有含色素的果汁。
刷牙。每次进食都应该进行牙齿清洁,使用软毛牙刷,慢慢轻柔动作来回刷,每个部位幅度不超过2-3个牙。刷牙时间比正常要长些,约10分钟。可以搭配牙缝刷、冲牙器进行口腔清洁。
复诊时间为大概一个月复诊一次。进食后检查矫治器是否脱落,不要随意丢弃脱落的托槽,预约医生上班时间重新黏结。
拓展知识:地包天是矫正上牙还是下牙
地包天在医学术语上称为反颌,正常情况下口腔人体牙齿是上面的牙齿盖下面牙齿稍微一点,如果下面牙齿向前突出或向颊侧突出,导致下面牙齿比上面牙齿向外,就称为地包天也称为反颌。反颌的原因很多有先天性因素,如遗传因素,还有母体怀孕期间射线、病毒、感染、还有营养,还有外伤都可能会引起反颌;后天营养还有颌面部的疾病比如鼻炎、腺样体肥大、扁桃体肥大导致上呼吸道不通畅,孩子在睡眠过程中不自觉把下牙、下颌骨向前伸展,长时期刺激下颌骨向前发育,这些原因均会导致地包天。所以地包天的病因很多,要在生长发育过程中时刻关注儿童口腔,如果乳牙期有地包天,3岁多以后主张积极调节,替牙期如果有长期张口呼吸,要积极的到耳鼻喉去看,是否需不需要进行上呼吸道调节。
牙齿地包天即下牙槽骨前突,是比较常见的牙颌骨发育畸形之一。指上前牙错位于下前牙后侧,前牙无咬合功能,上牙槽及上唇后缩,俗称"兜齿"。
前牙反合有乳前牙反合及恒前牙反牙合,有个别前牙反合及多数前牙反合。个别前牙反合者,磨牙关系大多正常。多数前牙反合者,其磨牙关系可能为中性合。但反合覆盖大者,磨牙多为近中错合,并且合并下颌前突。严重者,上唇部凹陷、下颌显著前突,颜面侧面呈凹面形。咨询
地包天俗称“反颌”是牙齿疾病的一种,对美观影响很大。牙齿地包天一般是下牙槽骨前突,也就是上前牙错位于下前牙后侧,前牙无咬合功能,上牙槽及上唇后缩,是比较常见的牙颌骨发育畸形之一。
地包天的表现主要有:前牙反合有乳前牙反合及恒前牙反牙合,有个别前牙反合及多数前牙反合。个别前牙反合者,磨牙关系大多正常。多数前牙反合者,其磨牙关系可能为中性合。但反合覆盖大者,磨牙多为近中错合,并且合并下颌前突。严重者,上唇部凹陷、下颌显著前突,颜面侧面呈凹面形。
地包天是能够通过手术方式进行矫正的。要手术方法是通过截骨并前移后缩的骨组织,或截骨并后退前突的骨组织以达到矫正反颌的目的。此类方法可能会破坏牙槽弧度及去除阻碍截骨的牙齿,损伤较大。必须要通过有相关资质的医院及医生进行操作。
地包天主要是由于一些不良的习惯导致的,因此后天因素多一些,先天性遗传性的因素也有一些,如果家长有地包天或者颌骨发育畸形的话,小孩也可能有这个病。更多的是习惯不太好,小孩小的时候咬手指,下颌会往前伸,就会引导下颌骨向前发育,久之过度发育就形成畸形。等牙齿出来以后,下颌牙齿在上颌牙齿的前面,地包天就形成,盖住上面的牙齿。我们正常的情况下是上颌盖住下颌牙齿,下颌发育受到上颌的限制。现在下颌发育没有阻挡的力量,地包天的情况会越来越严重。
还有整形疑惑?想了解更多整形医院价格信息?可以点击【在线咨询】与整形顾问一对一沟通,免费为您提供医院对比、医生对比、价格对比等服务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