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沿拓展:开眼角抹什么药膏

宋清初手拿绿团扇,斜倚着栏杆看那湖中浮萍,浮萍悠悠,无根而走。
她还记得手中这把扇子是前几天米庄老板陈伯伯的儿子陈相笙所送,上面提了一首诗:
红豆生南国
春来发几枝
愿君多采撷
此物相思
陈家和爹爹说了关于他们的婚事。
等两个月后,陈相笙从京城回来,就该商量婚事的细节了。
宋清初摸了摸右脸上浅浅的疤痕,忍不住拿扇子遮住。
这浅疤是小时候玩秋千不小心掉下来,被地上的木头叉划破的,自此就有了这去不掉的疤痕,前日和周相笙相见,宋清初怕被嫌弃,用一个纸扇将脸遮住了,周相笙嫌那扇子丑才送给她这个。
李素娥聘聘婷婷地走过来,轻轻地拍了拍宋清初的肩膀,宋清初回头见是好友,笑道:“你何时过来的?”
李素娥的屁股拱了拱宋清初,道:“听说你和宋清初的事有了眉目,我来恭喜你,对了,那张先生要常驻杭州城了,明个我就带你去。”
李素娥口中的张先生,是从京城过来的张家宝,他手中有调节皮肤疾病的秘膏,而且他那双手会改变人的容貌,你想要什么样,他的手术刀便刻出什么样,不留疤痕,没有伤痛。

两人隔日相约去了张老头的清风馆,清风馆装饰古雅,有一股木香,宋清初闭眼坐在一条雕工精致的木椅上,有个丫鬟从一个古瓷花瓣瓶里扣出一点药膏抹在宋清初脸上的疤痕,不过片刻疤痕消除,肤如凝脂。
李素娥打听道,这陈相笙喜欢大眼睛的女孩,宋清初虽也漂亮,可知道自己的眼睛不算大,所以半推半就地就上了张老头的手术台。
麻服散,纱布,手术刀.......三个小时,宋清初的眼角被开大了,那双本就水汪汪的眼睛更加明亮动人,而开眼角的伤口也被他手中神奇的药膏抹平了。
宋清初在回去的路上对李素娥说:“素娥,你继续帮我打听,陈相笙喜欢的嘴唇是什么样的?”
李素娥掐了掐她的脸蛋,宠溺道:“放心吧,我的丫鬟和服侍陈相笙的翠儿是相熟。”
过了几日,李素娥说:“清初,翠儿说,陈相笙书房内挂着一副美人图,那美人嘴唇丰满,像樱桃。”
宋清初毫不犹豫地来到了张老头的清风馆,看到许多妇人在这买香膏,李素娥道:“张老头在杭州的生意恐怕比京城还要好。”
据说这张老头厌倦了热闹的生活才来杭州城躲躲清净的,不过看样子,杭州城也未必是他清闲之地。
宋清初想到这两次来这就消费了一千两,心服口服地点了点头,又想着自己爹爹是开酒坊的,在杭州城是数一数二的富人,所以也就不在乎这点钱了,可宋清初看到一个穿着破烂的小姑娘也来买香膏,只觉得女人为这张脸投资太大了。

张老头看见李素娥道:“丫头,你嘴边的痣是克夫痣,可要给你除去?”
李素娥瞅了宋清初一眼,点头道:“我也正有此意呢?”
李素娥和宋清初躺在手术台上聊天,聊起了李素娥的未婚夫。
李素娥家是地主,未婚夫柳权是个穷书生。
偏偏这穷书生有凌云之志,李伯伯对他又甚是满意,所以,两家的秦晋之好怕是比宋清初与陈相笙还要早呢。
李素娥却撇开话题,直问宋清初:“我逗逗你,若是,陈相笙在外面娶了小妾你可容得下?”
宋清初红了一张脸,手中的丝帕被她拧皱撕扯,见她不答话,李素娥没有再问,而是和张老头聊起了天:“张伯伯,您今年高寿呀?你的手艺有多少年了?”
李素娥一张巧嘴哄得张老头笑逐颜开,后竟没有收她一分钱。倒是宋清初得了个丰满的性感嘴唇给了张老头五百两银子。
将银票塞进怀里后,张老头打量起宋清初,呵呵笑道:“姑娘,整到现在为止,你已经算是美的姑娘了,我张老头虽然爱钱,可也知道适可而止。”
李素娥笑着说道:“张伯伯,你累了吧,早点歇着,我们还要回去吃饭呢。”
说完,拉着宋清初就往外走,边走边说:“你别听他瞎说,清初,我听翠儿说,这张老头有个远房的侄女和陈相笙认识,据说二人曾经有过那么一段,那女子在京城可是大户人家的小姐,后来家族渐衰,没有以前的身份了,陈伯伯的心就淡了,我可听说了,那女子经常出入清风馆,怕是也知道陈相笙的喜好。”
宋清初很想见见这女子,李素娥满口答应叫人盯着。

果然隔天,宋清初就被李素娥带来清风馆,可她们不是来这送生意的,自然也就没上门,躲在远处的马车上撩起帘子窥探。
一刻钟后,一位白衣女子从清风馆出来,那女子带着面纱,看不清脸,可那身段却妩媚妖娆,宋清初只觉得自己相形见绌了,她默然一会儿说道:“素娥,难道张伯伯这还能把身材变好?”
李素娥小声道:“清初,我听说张老头这有一种草药秘方,喝了它能够变瘦,估计那女子身材如此曼妙,是喝了草药吧。但,这张老头不太好说话,上次对你说不让你继续变美,怕是不肯卖给你这种草药。”
宋清初听到这话,便抓住素娥的手,求道:“好素娥,你帮帮我。”
几天后,李素娥搞到了草药。
带着丫鬟来到宋府的时候已经是傍晚了,宋清初的丫鬟从后门将她接进来,一进屋,李素娥叫身后背着大布包的丫鬟,将药草一袋一袋地放在桌子上,然后交代怎么熬药,怎么吃药.......事无巨细,体贴至及。

宋清初感激涕零,说这辈子好的姐妹非李素娥莫属。
李素娥走后,宋清初就叫丫鬟熬药,一是心急,二是她继母这几日住在寺庙正好清净,院子的婆子都问小姐为什么吃药,丫鬟只按照宋清初的吩咐说,小姐近身子需要调理。
于是,一副药接着一副药地吃下去。
直到第三天,宋清初的脸肿起老高,她托人去找李素娥,李素娥叫丫鬟带话,说这是药物的正常反应,接着吃就好,等过几日,她忙完了嫁衣便过来看她。
宋清初日日用冰敷脸,日日喝着苦药汤,直到第五日,她的脸生出了百十个冒着脓包的痘痘,才觉得这药是不是有问题。
这时,去寺庙求平安的继母五日之后正好回来,看见宋清初直直地晕了过去,就此,宋清初的爹才让下人叫回家,请了全城有名的大夫给家里人看病。
宋夫人虽然是继母,可从小看着宋清初长大,这些年又没有子嗣,早就把宋清初当成自己的孩子了,大夫说,宋夫人是惊吓过度,还有就是担心过度,需要好好的调养。
而宋清初喝的那些药,里面含有的毒药成分大一些。
宋老爷去清风馆问话,那张老头却声称自己不知这药的来龙去脉,还说自己的只有调节疤痕的药膏,宋老爷无法,派人去李家找那李素娥。
可李素娥不知道什么原因病倒了,竟是昏迷不醒,看宋老爷来者不善,李老爷火冒三丈,言称俩家的关系需要宋老爷如此怀疑?何况,素娥本性善良,断不会害宋清初,如不肯罢休,不如直接报官。

宋老爷 灰溜溜地从李家离开。
喝了几日的汤药,宋清初的脸才算好转,可大夫说想要恢复从前扁鹊在世也做不到啊,宋清初的继母请来张先生,张先生直摇头,说他的神奇膏药,治不了浮肿,更清除不了脸上的毒药,这辈子只能是这幅丑样子了!
宋清初照了几天的镜子,终日以泪洗面。
若是陈相笙从京城回来,看到她这幅样子,怕是不会娶自己了。
宋清初对继母说:“母亲,你劝父亲去陈家退婚吧,我不想陈相笙回来看到我这幅样子,到时候被退婚,我会更伤心。”
宋母含泪答应,安慰道:“傻孩子,这件事交给母亲去办,但你记得,人生不只有婚姻这一条出路,就算是你永远在家,我也愿意养着你。”
隔日,杭州城便出了个街头巷尾的新闻,宋清初退婚,据说是吃药毁了容貌,配不上清俊才子陈相笙了,而李素娥因为不满婚事上吊自杀,幸亏被下人撞见救了下来,李父沉思熟虑,后也和柳家退婚。
直到陈相笙回家后才发现,陈父已经去了李府求亲,自己的新娘子由宋清初变成了李素娥。
陈相笙去宋府见了宋清初,与以前不同,宋清初再也不扭扭捏捏,而是将一张苍白肿胀,布满痘印的黄脸对准陈相笙。
陈相笙不敢相信,自己不过离开两月,宋清初就变成了这幅样子。
他杵在原地竟不知如何是好。

一个月后,陈相笙欢欢喜喜地迎了李素娥回家,并且给宋清初写了一封信。
信中这样写道:
清初,外界传言,说你为我不断改变自己的容貌,你知道吗,无论如何一个人首先要为自己而活,才能同时照顾别人,我回京城之后确实和父亲据理力争,想要维系你我的婚事,可父亲说的话,让我犹豫了。
他说,一个人首先一定要爱自己,如果生活总为别人的喜好而活,那会以牺牲做绑架,日子就没法过了,生命也就失去了意义。
你要好好的生活,为自己,迤逦地活一次。
这封信让宋清初涕泪横流,大概,她觉得陈相笙说得对。
至于李素娥,宋清初已经明白,她自始至终喜欢的便是陈相笙,所以从一开始,就计划好了,如何一步步摧毁宋清初,先是让她频繁地去清风馆,又找人假扮对陈相笙有意的女子,引出她的嫉妒之心,后找人配了药草,彻底毁掉宋清初的美貌。
宋老爷上门的那日,李素娥装病躲过,之后假意上吊,至于种种不过想要得到陈相笙。
但宋清初不想追究了,因为这一切的罪魁祸首不过是自己的贪心和痴心。
想明白之后,宋清初不再害怕,即便上街,有人戳着她的脊梁骨,说这人长相奇怪,她也会回之一笑,久而久之,杭州城便给了她一个绰号——脸怪。

脸怪从不带面纱,也不用轻扇折去,只任凭人叫那不好听的外号。
而多年后,李素娥遭到了报应。
因李素娥无法生育,又暗害陈相笙纳过的几名妾侍,陈家受不了,便想着将她送回娘家,争执间,下人手上的铁锹不小心怼在了她的眼睛上,登时,那眼珠从眼眶滑落,如珍珠缀耳。

拓展知识:开眼角抹什么药膏
还有整形疑惑?想了解更多整形医院价格信息?可以点击【在线咨询】与整形顾问一对一沟通,免费为您提供医院对比、医生对比、价格对比等服务喔~!